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IBM 亞太區工商事業群行銷總監 黃慧珠 :「給我行動,抱怨免談!」


IBM 亞太區工商事業群行銷總監 黃慧珠 :「給我行動,抱怨免談!」
前言
在台灣 IBM 公司大廳,IBM 工商事業群總經理黃慧珠(編按:黃慧珠小姐已於 2005 年高昇為 IBM 公司亞太區工商事業群行銷總監)坐在紅色方塊組成的沙發上,微笑地與人交談,行經的員工都自在地向她打招呼。 她是從瘠土裡冒出來的奇蹟。一個 IBM 員工們傳誦的神話。 今天,她領導的工商事業群(針對中小企業客戶)為台灣 IBM 貢獻一半以上的營收。但是,10 年前,IBM 企圖進攻中小企業市場時,尚缺乏針對中小企業客戶的服務經驗與銷售管道,許多優秀的業務菁英寧願守著大企業客戶的「沃土」,也不願帶兵主攻「貧瘠」的中小企業市場。 當上司把腦筋動到黃慧珠身上時,黃慧珠正在「肥沃」的金融事業群擔任第一線的業務人員,工作也已經駕輕就熟。但是,她不像其他人守著沃土,卻願意接下中小企業這塊「難耕的田」。10 年間,運用各種策略與資源,她反而把「瘠土變沃土」,令許多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我知道一個人面臨這種轉換時,一定有很多掙扎,畢竟被指派到新的領域,就是一個難打的戰場,」她回想當時的心態。 許多工作人被指派負責一個資源與條件不佳的工作時,心裡總是無法平衡,甚至懷疑自己是受到「懲罰」。到底黃慧珠當初如何調適心境,如何順利地帶領新團隊克服種種的障礙,反而為自己與台灣IBM創造新的競爭力?《CHEERS 雜誌》專訪黃慧珠,將她的經驗與方法分享給讀者。 文--藍麗娟 Q:談談你當初接下一個大家都不看好的工作,當時的心態?A:當時我在金融事業群工作了六、七年,這個事業以大型銀行業客戶為主,也是 IBM 向來擅長的。 後來 IBM 轉型的一個方向是往中小企業市場發展,公司判斷市場成長潛力在中小企業,但是,這卻是 IBM 沒有開發過的市場。所以,他們決定找比較強的人來帶,結果問了好幾個人,大家都不願意。後來,我的老闆來找我。

新機會,新可能
其實我覺得,一個新的機會就是一個讓自己出頭的可能。我問老闆兩個問題,一:我有沒有說不的權利?如果沒有,何必找我談?二,我過去之後,公司對我的期望是什麼?我可能的前途是什麼?我當時是第一線的業務員,當然希望自己可以更快升主管。 對於第一個問題,她說:「最好是過去,如果妳堅持不願意的話,公司並不會強迫。」我聽了她的回答,就說:「好,我願意做。如果公司派我過去,又不是不公平,我就應該去。」 至於前途的問題,我的老闆說:機會隨時都在。於是我向她表達:還是希望有較快的升遷機會。於是她安排我見總經理沈安石,總經理說:「表現好就升協理,表現不好就什麼話都不要講。」我覺得很公平。 Q: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A:有 4 個比較大的困難。第一,IBM 的形象是服務大型客戶,所以要扭轉中小企業客戶心目中的這個形象。第二,針對中小企業的銷售體系與管道還不健全,中小企業又那麼多,根本不可能靠業務員一個個去跑,必須跟經銷商合作。 第三,IBM 的產品與服務方式都是針對大型客戶而設的,金額動輒上千萬,一堆人去幫客戶工作。但是中小企業要的是快、完整、便宜成熟的產品。第四,很多業務人員覺得服務中小企業客戶的成就感不如服務大客戶,在公司受重視的程度也不高,常被當作是「二軍」,而內部的服務部門也常常把大客戶列為優先。 結果,case 又小、業務員沒有成就感、資源與支援又得不到,變成惡性循環。 Q:你怎麼幫助業務員脫離這個狀態? A:我堅持我們的方向是做服務,不能因為 IBM 之前沒有人做中小企業的服務就不做。因此,我向組織內部爭取一定要有專屬於服務中小企業客戶的人,我們出去跟客戶談生意時,就帶著服務人員出去,結果客戶的老闆看到服務人員都去了,就很有信心。 所以尋求資源很重要。然後,我們去找中小企業裡面某一個產業的指標公司,不惜成本地替它做出一個套裝軟體之後,再去同產業的其他家客戶那裡賣,只在某些部分修改。這樣一來,我們成本低,每 3~4 個月就做好一個客戶,又快又便宜。結果。業務員愈來愈有信心,對客戶愈能掌握,服務也愈來愈好,就變成正向循環。

樹立典範
Q:主管可以用什麼樣的制度來轉化這種心情嗎? A: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業務員不會因為你講就相信。所以樹立典範很重要:選擇一個業務員,鼓勵、支持他去做,他成功了就給他獎賞,把他的困難透過公司的資源來解決,你在客戶那邊服務的愈強,後面的整個團隊就愈強,人家看到有這樣好的結果就會起而效尤,就達到一個正向循環。 所以當一個面都很糟糕的時候,你可以從一個點去突破,如果你連週遭都無法改變,就只能先改變自己,如果你連自己都不能改變,就只能抱怨了。我今天帶團隊也是這樣,就是把目標跟獎賞定出來,有人把目標做到,就給他很大的掌聲,所有的資源跟掌聲都在他身上,貼英雄榜,為了一個 case 可以被獎勵很多次,我就不相信其他人不動心。 其實我一開始常跟業務員說,不要怪人家不支援你,你要問:是不是讓人家覺得應該幫你忙?所以後來我們業務員只要有成功的案例,就到處跟人家說是服務部門的功勞。業務員把舞台架起來,功勞都歸給服務部門,服務的人會不喜歡上來表演嗎?所以我們業務員不只服務外面的客戶,也把內部的部門當作客戶來服務。

熱情是一切的基礎
Q:所以你很快就把大家不看好的產業做起來,也快速升遷了? A:我接下任務一年半之後就升遷了,我並不意外,也很感謝公司認可我的能力。其實我當初有一點點惶恐,承接那麼大的挑戰,會很怕做不好。但是我真的覺得挑戰是愈難愈好玩,因為我很努力,而它是不同的學習和成長。 Q:碰到自覺得懷才不遇、沒有機會表現的部屬,你怎麼幫助他? A:能進 IBM 的人都不會是沒有才能的人。我覺得區別是工作的熱情與責任感。你要熱愛你的工作,這是說,什麼工作交到你手上,你都想要做到最好。而因為你有熱情,你才會負責任。就好像鯊魚聞到血跡就想咬下去。業務員一看到案子就想要做到,做產品控管的人就是要想辦法把產品做到毫無缺失。因為有熱情,其他的東西才會跟著來。 Q:會不會只是運氣好壞的問題? A:我認為愈是跌跌撞撞,就愈能學習。一個人很順遂,可能是你沒看到它後面的努力,當然不排除有手氣的問題,但是這不可能讓一個人連續三、四年好運。運氣會有,但絕對不會多。 Q:但是被分到「不容易耕的田」,心態的確還是難調整,不是嗎? A:坦白講,難耕的田,人家會不清楚嗎?正因為它是不好經營的,你經營出來,人家才會覺得刮目相看。其實,我剛到 IBM 工作時,公司給我一個很難經營的客戶,我很努力,客戶終於比較滿意了,那時候,我甚至會在半夜接到客戶的電話;每天提三餐便當給服務人員吃。 Q:你當時心裡的感覺是什麼?需要調適嗎? A:我覺得不需要調適,因為我們背後有一個很大的目的,就是把客戶服務好,而我當時的技能根本沒辦法幫客戶解決問題,只能靠工程師。業務的目的是銷售、尋找資源來幫助客戶、幫客戶做規劃,這些是我們的工作,提便當當然不是我的工作,可是在那個時刻,你沒有其他事情是能做的,你不提便當讓大家有更多時間去工作,那你還能做什麼?我做的心甘情願,而且多年以來,從來不覺得這是我不應該做的。

尋找工作的目的
Q:所以,年輕的工作人覺得抗拒,覺得這不是他在學校所學、不是他在企業應該做的,是因為他沒有找到這件工作背後的目的? A:對。我以前聽過一個情境,她是秘書,但是公司同仁要求她泡咖啡,她很不以為然,覺得被視為二等公民。 我認為,如果你覺得你的專業不是泡咖啡,你大可以說:我不太喜歡泡咖啡的工作。但是,你要提出來你能做什麼。除了泡咖啡之外,你再去爭取更好的工作表現機會,然後有一天你不再需要泡咖啡,那才是你需要做的事,而不是在現階段抱怨。 當然有些人會忍氣吞聲,但我認為一個公司如果會有秘書必須泡咖啡的文化,絕對不是一天造成的,你當然有機會在現階段突破,但很可能你會被別人認為你是怨天尤人。 坦白說,那有什麼明文規定業務員一定要做什麼?有明文規定秘書一定不能泡咖啡嗎?假設秘書的工作規定上有清楚的寫秘書要泡咖啡,那就泡嘛,這跟你原來學什麼有什麼關係?每個人所學的跟每個人能用的本來就不一定要相符,在工作中也會學到很多新東西,並不是只有在學校學的才算是學習。 所以我始終覺得,你要追求什麼,都是可以不計代價去追求的,只問你對那個事情的熱情是不是夠?如果夠的話,你哪裡在乎你做什麼? Q:你遭遇過類似的情況嗎? A:有。其實我是在師範大學念數學的,畢業後教 3 年書,後來又念研究所,後來轉行到 IBM 來。 我剛到國中教書的時候,學校給我排了生物課、美勞課、團體活動課等等七、八種課,其實就算是新來的老師也很少有人這樣。而我那班正好是那個年級唯一的男女合班,很不好帶。

主動表達態度
起先,我覺得當新老師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對,後來有其他老師來跟我講說:你被欺負了,那我開始就不平衡,加上生物課我也沒學過,教課之前我得要花很多力氣,還得要找課外教材,然後教其他7種課程都要重新去學習,我覺得很辛苦,覺得我真的是被欺負。 於是,我就去找教學組長,雖然我那時候是個新人,結果我跟他講的很不高興,我居然後來跟他摔課表。我事後想想覺得自己很不對,那時候年輕氣盛,也是受人家影響,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我至少抗議了我不想要做的事,雖然方法不對,但是我的動機是想要溝通。 所以,現在我就會建議跟他溝通說:我真的很不喜歡這樣的工作,能不能只讓我教一門美勞課,美勞課可以排多一點沒關係,我會試著溝通。其實,教務處的教學觀摩、運動會、校務會議都是我做司儀,這些原本都不是我的工作,但是我不討厭去做;但是,學校叫我教七、八科、準備那麼多我不會的課程,我就覺得很痛苦,因為是我沒有能力做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去突破。如果環境就是很爛,我可能老早就離開。 Q:你去摔課表時,去溝通之後怎麼樣? A:後來就好多了。因為其實他也瞭解到不是我不願意做,而是真的對我很不公平,我表達之後,人家就會考慮我的意見,人家就會知道其實我在乎。本來這就是人性。

以行動取代抱怨
Q:所以你建議工作人應該主動去表達某些事情是不能接受的? A:對。我認為人一定要主動,如果只是被動抱怨,不做任何事的話,絕對不會有任何改變;你想要有所變化一定要有行動,不管行動有效或沒有效。如果現狀是即使你行動了也沒辦法,你可以選擇離開,那也是一種行動。就算我的表達方式不對,可是我行動了。 所以,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上。如果你覺得老闆不好,你不妨放風聲說要換部門,如果你夠好,哪個主管不搶著要你?如果你喜歡現在的公司,只是礙於公司規定,必須要一、兩年才能調部門,那麼,兩年有什麼不能熬的? Q:你曾經因為工作難熬,而決定改變環境嗎? A:我記得剛開始在金融事業群工作了幾年之後,工作上有點瓶頸,一直想突破,也沒有很快的結果;我那時候生小孩,又覺得應該要照顧小孩,家庭跟工作兩頭燒,我婆婆也過來幫我照顧小孩,我那時候就跟我的先生、家人有點衝突。比如對帶小孩的方式有衝突,原本我跟先生從不吵架的,那時候卻開始吵架,所以適應有點困難。 那時候剛好 1992 年 IBM 大虧損,公司正在轉型,原有的文化、價值觀有很大的衝擊,我們業務員的角色不像以前那麼受重視、受鼓勵,他們覺得我們的專業知識好像不夠,就有很多優秀的人就離開了,而當時有很多的升遷會讓人覺得很不公平,所以那時候就很想離開公司。 我當時 33 歲,感覺當時是一個瓶頸,於是我想請一年的育嬰假,後來公司讓我請3個月。所以,我就是先離開工作,讓自己沉靜一段時間,去好好思考,後來跟家庭也做了很好的溝通,調適自己的心情。 Q:所以必須要先轉變環境? A:對,我有一點處理不了那麼多的狀況,因為所有的環境都在變化當中,那時候是滿低潮的。 所以,我覺得要表達;不是主動改變環境,就是改變自己。其實,我之前之所以離開學校是我想清楚了,就算我當到校長,都不會是我要的人生。所以,我一邊工作一邊去考研究所,一方面還要兼家教幫助家裡的生活,那一段生活滿辛苦的。 奉勸工作人,最終還是那句話:熱情是一切的基礎。 本文載自 Cheers 快樂工作人雜誌月刊 2004 年 3 月號,作者:藍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