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證券業IT治理落地實施分析

  1. 證券行業IT治理現狀
  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在新一輪的競爭中獲得優勢,已經成為當前券商的不得不面臨的重要問題。國內許多券商已經在考慮綜合利用市場、行銷、人才及新技術等策略,在競爭中做大做強。其中新技術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主要是指利用IT技術,提高證券公司的競爭力。
  為了適應新技術的變化,2008年,中國證券行業協會與期貨業協會(以下簡稱證監會” )發佈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訊技術治理工作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強調證券期貨業經營機構資訊技術管理與規範,以及在提高IT治理水準提出了指導意見。目前,證券公司公司普遍意識到加強IT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但IT治理具體如何實施才具有成效?如何防止IT治理僅僅是一本放在書架上的理論書?也就是通常所稱的理論好,落地難,成為計畫開展IT治理的證券公司所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GooAnn與證監會一起曾對券商實行IT治理的情況進行過調研。發現調研的30家證券公司、9家基金公司中,只有40%的公司已經設立了IT治理組織和機制。特別是在對貴公司IT治理如何建設的問題回答上,經過統計發現對該問題的回答可以歸類如下:(1)IT治理需要的明確責任與職能不清晰,IT治理太宏觀;(2)缺乏IT治理明確的概念描述和參數指標;(3)IT治理就是按照《指引》要求建立一個IT治理組。(4)IT治理就是指定IT部門中層幹部負責IT治理工作。
  而以100分為滿分計算,國內的證券行業IT治理建設情況的評估統計很少超過80分,絕大部分在60分和70分之間,有1/3小於45分。[1]
  從資料及調研結果上看來,國內相當一部分證券機構在制訂明確的IT治理原則和如何正確實施IT治理方面仍然非常欠缺。證券行業仍然處於IT治理的知識普及階段,特別是對於如何把“IT治理這個概念轉化為實際可操作的動作,仍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本文以理論結合證券行業實際情況,提出了基於COBITVAL ITIT治理框架,並結合實際案例來研究證券行業如何解決IT治理實施落地這一難題。
  2. IT治理如何落地
  IT治理是在IT應用過程中,為鼓勵期望行為而明確的決策權歸屬和責任擔當框架。【1】具體體現在五個IT決策上:
  (1)IT原則:闡述IT的商業作用;
  (2)IT架構:定義集成和標準化的要求;
  (3)IT基礎設施:決定共用和可提供的服務;
  (4)業務應用需求:確定購買或內部開發應用的業務需求;
  (5)IT投資和優先權:選擇資助哪一個立項以及投入多少資金。
  這五個決策是彼此相關的,一般來說,原則約束架構,架構決定基礎設施,基礎設施約束著業務需求,IT投資必須為IT原則、整體架構、基礎設施和應用需求所驅動。
  要真正的落實IT治理,必須從如何建立理論框架、有效利用應用工具集、長期規劃及建設三方面來考慮,才能真正發揮IT治理在對IT資源的有效配置,資金分配、與業務融合等方面發揮作用。下面將從這三方面的分別闡述如何實現IT治理落地實施問題。
  2.1 IT治理理論框架
  IT治理的框架正確與否直接決定了IT治理的成敗。IT治理理論框架採用建議國際上通用的最佳實踐CoBITVAL IT 作為基礎框架,以《IT治理實施指南-使用CoBIT Val IT》為實踐指南,結合ISO17799ITILPRINCE2BCM 等國際標準及行內最佳實施,建立適合客戶的戰術層IT治理框架,設計相關IT流程,並識別其中的關鍵控制點。在明確可以參考的IT治理理論框架後,則首先需要解決IT原則與決策機制問題。
  2.1.1 IT原則
  目前國際上採用較多的IT治理決策機制為IT雙寡頭制、IT君主制、聯邦制、雙寡頭制、封建制、業務君主制。至於使用何種決策機制要根據各公司的組織架構的實際情況並結合決策矩陣來設計IT治理決策機制。
  IT原則不應當是高不可及,應當是公司對IT在公司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期望。也就是說業務發展目標決定IT原則。不同類型的公司其IT治理原則側重點應當不一致。GooAnn曾抽樣對規模分別為大、中、小的券商IT原則制定情況進行調研,發現不同規模的券商業務發展的目標不一樣,決定了其IT原則也有所不同。可見調研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
  IT原則和決策機制的制定,並不能保證IT治理的方向是正確的。需要一個定期審核與回顧的方法來保證。為此,建議以制度化的形式來實現IT原則與決策。如在戰略層面上,IT治理應當是公司治理結構、企業戰略規劃的一部分,在治理結構上體現IT 的位置與作用。另外建立有效確定IT決策權歸屬和責任分配的框架。通過一系列的結構、流程和溝通來實施IT治理計畫,設計周詳、容易理解和清晰的制度和機制,促進IT原則落實的可執行度。
  2.1.2 IT治理實施路線路
  IT治理在確定IT治理的決策權與職責擔當體系,並初步建立確定IT原則後,應在IT架構、IT 基礎設施、業務需求、IT投資及優先權四個領域形成制度與流程,並最終規劃為IT治理實施路線圖,為IT治理的可實施性提供強有力的支援。
  IT治理的實施路線圖可以參考下圖的方式進行規劃,在識別需求和預期階段建議參考CoBITVAL IT框架以獲得全域觀,在每個具體不同的流程和專案可具體參考 ISO17799(ISO27001)ITILPRINCE2BCMCMMIITAF等最佳實踐。
  圖1 IT治理實施路線路圖

  IT架構
  在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方面,新技術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證券行業主要是指利用IT技術,提高證券公司的競爭力。IT投資不再僅關注在IT的解決方案方面投資,而是在IT技術轉變方面投資。因此IT架構是否滿足當前業務需求並具有適當的前瞻性很重要。為了保證IT架構的正確方向,建議配合IT治理實施路線圖,以流程化的觀點來規劃IT架構。IT架構的設計與規劃需要關注對現有系統的支援、對成本控制的支援、對新業務的支持以及對新領域的推動和引導。並進行中長期資訊化規劃,和形成短期的可執行計畫。
  以下給出一個評估IT架構成熟度流程化的參考示例。
  表1 成熟度分析表

  IT基礎設施
  IT基礎設施更加關注的是IT運行維護的穩定性、IT風險控制以及績效評價。建議參考ISO17799ITILCMMIBCM等標準,建立綜合的IT流程控制框架,明確各流程的KPIKGI及成熟度等級,形成完備的IT風險控制體系與IT精細化績效管理體系,通過制度、流程及技術手段進行監測與管理。
  對於IT基礎設施最基本的任務——維護IT系統,則可參考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對於在對整個IT運維體系進行了梳理,提高IT服務整體水準和完善IT服務流程,以提高運行績效和客戶滿意度。
  ITILIT服務管理的最佳實踐總結ITIL 列出了各個IT服務管理流程的最佳目標、活動、輸入和輸出,以及各個流程之間的關係。ITIL V2曾被視為提供IT服務最有效的方法。2007年後,ITIL V3發佈。它涵蓋了IT服務的5個生命週期、共17個流程、共4個職能。ITILIT維護過程當中所提出的服務台、變更管理、事件管理等重要流程都是經過了全球眾多的IT企業或IT部門所證明的最佳實踐。
  在IT風險控制方面:如何保護組織資訊資產的機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ISO177992005提供了很好的最佳實踐。ISO17799標準其中包含11個主題,定義了133個安全控制。其中133個安全控制可以作為指導資訊安全管理工作的最佳實踐參考。通過IT風險控制,可以保護資訊不受廣泛威脅的損害,確保業務的連續性,將商業損失降至最小,使投資收益最大並創造新的戰略機遇。而ISACA最近提出的RISK IT也可以作為一個有用的最佳實踐參考。
  在IT服務績效考核方面:COBIT為每個過程提供了關鍵目標指標(KGIs)、關鍵績效指標(KPIs),關鍵成功要素(CSFs),這些指標與ITIL過程結合,可以建立ITIL過程管理的基準。在實際應用中,綜合兩個指標提出更容易理解的適用於本企業環境的IT治理和運行架構。
  當然,以上僅列舉了IT基礎設施所涉及的部分內容,在具體過程當中,可以參考其他最佳實踐幫助公司做出正確的管理和決策,如專案管理方面,PRINCE2(專案管理體系)是一個很好的關於專案管理的方法論。它集中於專案管理的戰略層次,同時他是一種通用的架構。對於每個過程,PRINCE並有提供具體實現技術和工具,擁護可根據實際需要,使用有益的任何工具,如甘特圖,關鍵路徑、專案管理軟體等。
  業務應用需求
  業務應用需求關注的是IT如何滿足業務需求。更進一步來說,是如何做到IT與業務融合的關鍵階段。目前國內證券行業在IT與業務的融合方面普遍不理想:券商的主營收入仍依靠經紀業務,核心開發團隊缺乏,IT在產品研發、資訊挖掘、風險管理方面的應用未能充分發揮價值等問題。
  解決IT與業務之間的支持與需求的矛盾,建立恰當的創新激勵機制是關鍵。重點是加強各部門之間溝通與協調,以達到平衡利益與責任的關係,要加強流程融合,推動IT與業務在流程層面的融合,在整個公司層面來關注促進IT與業務的融合。而激勵機制的最重要的客觀參考資料,可以來自平衡計分卡、VAL IT的投資回報率,ITIL的客戶滿意度、ISO27004資訊安全有效性測量等工具化的平臺或報表.
  除了建立激勵機制,人力資源則是解決IT與業務融合的另一重要因素。應在公司形成適時而變、保持活力的IT組織結構;保持在管理、規劃、工程、設計、開發、運維方面的人員合理配比,通過內部培養與外部引入結合的方式,完善IT人員的業務與技術知識結構,提高IT創新能力。
  IT投資和優先權
  IT投資不再僅關注在IT的解決方案方面投資,還需要關注IT技術轉變方面投資,這就意味著比過去的投資更複雜、更具有風險。很顯然,IT投資能帶來高回報,但前提是必須有正確的IT治理和管理模式,以及各級管理層的支援和約定。平衡風險和回報,這是擺在所有董事會成員和主管人員面前的首要問題。VAL IT可以為公司在解決IT投資和優先權方面提供最佳實踐參考。
  Val IT著眼於投資決定以及收益的實現,而資訊系統和技術控制目標關注的是實行。Val IT支持實現來源於技術投資的真實商業價值。Val IT與所有的管理層都有聯繫,包括商業和IT,包括首席執行官、主管和那些直接參與挑選、採購、開發、實施、部署及實現收益的部門員工。Val IT標識所有潛在的問題、成本、風險,以及一個平衡由IT驅動的業務投資部門,它同時提供了部門能力基準並允許企業之間交換關於價值管理最佳實踐的經驗。
  Val IT框架的相關指導原則可應用到管理流程當中,包括價值治理、部門管理和投資管理等,Val IT框架能夠通過工具來實現具體的IT投資治理。
  2.2 IT治理是長期過程
  IT治理是一項涉及面廣、規範性強、實施難度大、有一定風險的系統工程。另外,建立IT治理機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公司的業務戰略轉變與技術發展以及IT治理理論的發展都要求不斷改進、完善IT治理的目標、策略、方法、手段。另外,環境的動態性也決定了IT治理的動態性。這表明對於IT治理的完善,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通過階段性的實施,沒有良好的IT治理結構和持之以恆的評估回饋機制。
  因此建立完整的IT治理機制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應當從基礎到高級,從容易到複雜、從規範化到差異化一步步分階段實現,最終使IT成為組織的核心競爭力。建議按以下步驟分階段地實施IT治理,以控制IT風險和提高IT績效。
  2.3 常見應用工具集
  許多券商也曾提出在提升IT治理能力上,哪些工具比較適合這樣一個問題。為此特舉了業界中比較常見的工具以供參考。如管理意識、IT控制診斷、應用指導、訪談列表等。這些工具的設計讓IT治理的應用更容易,讓公司能夠快速且成功的從IT治理理論具體落實到可執行的工作當中,而通過採用平臺化的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IT風險控制方面:GooAnnITRM風險管理工具;ITIL方面:HP OpenviewCA UnicenterBMC Remedy IBMTivoliIT管理產品;專案管理及投資管理方面:HP PPMCA Clarity,同時還有各類的專業培訓機構,各類IT控制診斷工具都是作為輔助手段提升IT治理能力。

中國證券公司IT治理

導讀:證券公司的IT治理是一項涉及面廣、規範性強、實施難度大、有一定風險的系統工程。觀念的改變最前提,組織保障是要害。 IT治理是機制的集合,更是治理主體間互動的過程。公司的業務戰略轉變與技術發展以及IT治理理論的發展都要求不斷改進、完善IT治理的目標、策略、方法、手段。

一、引言

    中國證券市場從創建到現在已經有15年的歷史了。在這十幾年裡,證券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這期間,IT的廣泛應用為證券市場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股票的簡易電子化資料處理、統計,到實現股票無紙化、再到實現多種委託方式的證券交易全程電子化,每前進一步,都因為資訊技術的應用而顯著提高了市場運做效率、提升了市場交易能力,滿意了市場不斷擴容的需求。

    證券公司作為證券市場的參與主體之一,是聯繫投資者與交易所、登記結算公司、銀行等單位的重要環節。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證券公司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監管力度不斷加強,使證券公司面臨嚴重的挑戰;另一方面,由於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交易品種日益增多,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斷完善,整個市場的運作越來越規範等,也使得證券公司面臨許多新的發展機遇。在這樣的背景下,證券公司的業務戰略發生了根本轉變,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

    1、業務方式的轉變:由以營業部為營運中央的分散化經營向以總部為營運中央的集約化、規模化經營轉變;
    2、治理方式的轉變:由對營業部的粗放式治理向集中規範化管理的轉變,實現從垂直型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轉變;
    3、服務方式的轉變:由以交易為中心“坐商”(被動服務)向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行商”(主動服務)轉變;
    4、服務內容的轉變:從單一經營股票為主逐步發展成為股票、基金、債券、期貨、期權、外匯、保險等多種金融產品的綜合性金融服務。

    上述轉變離不開IT系統的支撐。從整個IT架構體系來看,IT支持業務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            基礎環境(網路、機房、標準、安全等)建設;
·            核心業務系統(證券交易系統)建設;
·            管理資訊化(財務管理、人力資源、OA等)建設
·            以及以資料中心為依託的決策支援相關系統(行銷、客服、風控、審計、決策支持等)建設。
    證券公司沒有上述IT應用的支持是難以想像的。因此,證券IT戰略對業務戰略至關重要。但是,就目前而言,由於技術管理機制的問題,證券IT戰略對業務戰略的支持和融合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證券公司IT建設和運行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根本性問題沒有系統地加以解決,其中最大的問題是IT治理缺失,導致的不良結果主要體現在:
    1 缺乏整體IT規劃或執行規劃隨意性較強,標準化、規範化等基礎工作不到位,導致出現大量資訊孤島,使證券公司面臨繁重的系統整合工作;
    2 業務部門與技術部門“兩張皮”,溝通交流困難;
    3 事故責任不清,技術部門承擔責任過大;
    4 一些系統建成後沒人進行後續跟蹤研究、推廣使用;
    5 預算缺乏完整性,計畫外專案過多;
    6 專案投資出現失誤或投資回報不高;
    7 專案管理缺乏控制手段,專案延期交付時有發生;
    8 缺少IT審計環節;
    9 不清晰IT價值何在,認為IT只是工具;
    10、缺乏IT人才的培養、激勵和約束機制。
    隨著證券公司資訊化的不斷深入,上述問題逐漸制約了證券公司IT建設的有效性,直接影響了業務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如何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加強IT治理,已經成為證券公司面臨的重要課題。

二、證券公司IT治理的目標

    證券公司IT治理是一個較新的概念。IT治理不同於IT管理,治理是規則、制度、機制、責權利的確定,管理是制度的執行。多年來,證券行業內IT從業人員為保障系統安全可靠運行不斷地進行探索和總結,積累了大量的系統規劃、建設和運行管理經驗。其中有治理的內容,也有管理的內容。這些成果為進一步開展IT 治理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礎。IT治理作為一個明確的概念提出,能夠使證券公司對IT系統安全和IT投資風險等有新的熟悉,促使證券公司不僅從技術上控制技術風險,更要從機制上來控制IT風險,它是證券公司資訊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那麼,證券公司的IT治理到底能夠為企業帶來什麼益處,其目標何在?結合海內外專家學者對IT治理的研究,我認為證券公司IT治理至少要實現以下目標:

    1、引導證券IT戰略,保證IT戰略目標與證券公司戰略目標一致
    引導證券IT戰略包括兩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在制定IT戰略規劃時貫徹業務目標主導,技術與業務互動創新的規劃理念。其次是在規劃實施過程中,能夠控制專案的預算投資、時間進度及功能符合業務要求;能夠保證IT系統安全運維目標的實現。同時,隨著業務戰略目標的調整,IT戰略也能夠得到及時調整。

    2、建立證券公司標準的資訊基礎架構,進一步提高IT建設的規範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有力支援業務增長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證券公司起初基本上是以營業部為單位分散經營的,交易系統是以營業部為單位建立起來的。證券公司在進行交易系統建設時,一般都沒有建立相對穩定的標準和規範。加之證券公司不斷進行整合、重組,使得公司下屬各營業部的交易系統千差萬別。即使同一家廠商的櫃檯交易產品,在不同營業部安裝的版本也不盡一致。其他執行資訊系統,如財務、人力資源、固定資產、OA等管理系統更有可能是五花八門,造成證券公司內部大量的資訊孤島,難以進行資訊資源分享、挖掘和利用。
    隨著證券公司市場競爭的加劇,證券公司需要進一步重視IT應用的作用,調整IT資源配置,構建適合業務戰略發展的資訊基礎架構。詳細應以安全體系建設和資訊資源標準化作為基礎工程,把新一代、集中管控式交易系統及其災備系統的建設作為核心工作,把資料中心及相關應用系統的建設作為提高經營管理水準的重要技術手段,把IT基礎設施建設如基礎網路環境建設、機房建設、管理資訊化建設作為提高公司IT能力的基本保障。通過構建標準的資訊基礎架構,進一步提高IT 決策和建設的規範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有力地支持業務增長。

    3、對證券公司核心IT資源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成為證券公司開拓新業務、進行有效競爭、實現總收入增長、改善客戶滿意度及維繫客戶關係的制度保障
    業務高度資訊化的證券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積累了的大量業務和管理資料,如客戶基本資訊、證券交易資訊、系統使用資訊等。這些資料是證券公司的核心IT資源。作為IT治理的目標之一,需要對證券公司核心IT資源的整合、利用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要構建公司級的資料倉庫,首先把分散的資料進行邏輯集中、整合,為資料分析打下資料基礎;其次是針對業務運作和管理的需求,運用商業智慧(BI)技術對資料進行分析、挖掘,結合證券公司的實際情況開發出不同的應用主題,如市場行銷、風險管理、產品研發、管道整合、客戶關係管理、財務分析、績效管理等,並以查詢、報表、統計/多維分析等方式提供應最終相關使用者。對核心IT 資訊資源的採集、清洗、分析、利用等作好制度安排,是證券公司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要舉措。

    4、指導和控制證券公司的IT投資、機遇、收益及風險
    證券公司過去主要面對的是市場不斷擴容的壓力,現在主要面對的是市場競爭的壓力。這種轉變使證券公司對資訊技術系統建設的要求也發生了深刻變化。證券公司已經開始分析、研究IT投資的回報問題。通過IT治理能夠明確IT決策流程以及相關責任人的職責、權利與義務,以便按照規範的操作流程進行科學決策。例如,對於成本高、收益低或風險較大的項目有可能選擇不上或緩上,而對於投入產出高、風險相對較小的專案或創新業務系統專案建設,又能夠提前作好技術預備、有效地抓住投資機遇,搶佔市場先機。

    5、使證券公司的風險透明化,從而保護利益相關者的權益
    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組成部分。通過規範、公開的操作流程進行IT預算、投資決策、系統規劃、專案管理、運行維護等,可以使IT建設的風險透明化。便於及時調整策略、規避各種風險,從而保護利益相關者的權益。

三、證券公司IT治理的主要內容

    為了實現證券公司IT治理的目標,證券公司的IT治理應涉及與證券公司IT建設相關的所有要害環節和內容。結合IT治理缺失導致的各種問題,並參考海內外IT治理的相關經驗,我認為證券公司IT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組建IT治理委員會

    組織保障是成功進行IT治理的關鍵。IT治理委員會可由證券公司的最高管理層(董事會)及管理執行層包括IT管理和業務管理有關部門負責人、管理技術人員組成。
    證券公司治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
    1)全面負責IT治理工作;
    2)確定IT治理的原則;
    3)組織制定IT治理架構;
    4)審定IT戰略規劃;
    5)全面指導和支援IT建設,加強全域的管理與流程執行的紀律;
    6)把IT治理的相關規範融入到公司的內部控制中;
    7)協調公司內部資源,能夠高效處理IT系統突發事件;
    8)組織IT審計、績效評估工作。
    在工作機制方面,針對不同的工作內容,可以採用會議、函件、訪談等方式進行。例如可以定期召開會議,就公司業務戰略與IT戰略的驅動與設置等議題進行討論並做出決策;在處理證券交易系統故障時,迅速啟動事故應急流程,控制問題的蔓延,查清問題所在並進行妥善處理,把損失降到最低。

    2、確定IT治理的原則
    IT治理的原則是主導IT治理工作的指導思想,由公司IT治理委員會最終確定。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統一熟悉。IT治理首先是認識、觀念問題,要解決證券公司決策層、管理層、業務等相關部門對IT價值的認識問題;
    2)提高全體員工的IT素質,全員參與IT治理。證券公司較高的資訊化水準要求全體員工應具備相應的IT素質;全員參與是解決業務與技術“兩張皮”的關鍵。
    3)貫徹標準化、規範化理念。把IT資源規劃作為IT建設的先導性基礎工作,把貫徹標準化、規範化作為IT治理的一項長期工作;
    4)強化安全意識,不對現有系統運行造成負面影響;
    5)充分利用、共用國內外成熟的經驗,降低管理創新的成本和風險;
    6)對國際標準和最佳實踐的運用必須結合證券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裁減;
    7)內外治理相結合。除了做好內部IT治理外,還要對不斷改進證券公司外部的IT治理環境作出必要的制度安排;
    8)總體規劃,由易到難分佈實施,持續改進。必須認識到IT治理的複雜性,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合理的時間安排。

    3、構建IT治理架構

    構建IT治理架構是證券公司IT治理的核心工作。需要對IT建設的全過程進行認真梳理。證券公司的IT建設主要包括以下過程:第一,制定IT戰略規劃;第二,按規劃進行資訊系統建設;第三,系統安全運維;第四,總結改進。IT治理就是要針對上述過程進行監督、管控,制定一系列治理流程,如制定IT戰略規劃、IT預算、IT決策、IT基礎設施建設、核心業務系統建設、管理資訊化、IT資源整合利用、安全運維管理、風險管理、創新管理、專案管理、外包管理等的治理流程。同時,還要明確IT治理流程中各角色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近幾年,國際上已經形成一些較為完整的IT服務流程的管理規範和治理規範,如COBIT(資訊和相關技術的控制目標)、ITIL(資訊技術基礎結構庫)、 ISO/IEC17799——資訊安全管理的國際標準、PRINCE2——受控環境下的專案管理等。其中,COBIT是資訊系統審計與控制協會(ISACA)提出的IT治理的控制框架,已經被業界公認為標準的IT治理方法論。

    證券公司的IT治理雖然具有證券行業的特別性,但在基本原理和方法上完全可以參照國際上的最佳實踐和相關標準開展工作。按照COBIT理論,被控制的IT 服務流程分為四個領域,包括系統規劃與組織、系統獲取和實施、系統交付和維護、系統監控。每個領域中又包含多個IT流程,共34IT流程,即:

    ●規劃與組織:定義IT戰略規劃;確定資訊架構;確定技術方向;定義IT組織及其關係;管理IT投資;溝通目標和方向;管理人力資源;確保與外部標準的相容;評估風險;管理專案;管理品質;
    ●獲取和實施:識別自動化的解決方案;開發和維護IT程式;安裝和授予系統許可權;選型和維護應用軟體;管理變革;選型和維護技術基礎結構;
    ●交付與支持:定義和管理服務級別;管理協力廠商服務;管理績效和能力;確保持續服務;確保系統安全;識別和分配成本;管理運營;教育和培訓用戶;説明和指導IT客戶;管理配置;管理問題和突發事件;管理資料;管理設備;
    ●監控:監控流程;評估內部控制的充分性;獲得獨立的保障;提供獨立審計
    COBIT對已經定義的每個IT服務流程都設定一個高層次的控制目標,並以7個資訊準則(效果、效率、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可靠性和相容性準則)進行監控,監控過程中做到:
    ●找出在這個IT流程中哪條資訊準則最重要?
    ●闡明流程運作中,通常哪些資源需要被均衡?
    ●考慮什麼是控制那個IT流程最重要的因素?
    COBIT中,34IT流程中每一個流程都有類似的一套控制目標。針對管理層和IT參與者總共34個流程形成了34個高層控制目標和318個詳細控制目標。同時還提供了建立在這些控制目標上的IT流程的審計指南、管理指南和實施工具集。其中:
    COBIT審計指南描述和提出了對應於每個IT流程的高層控制目標所應實際執行的審計活動,同時闡述了控制目標不被滿足的風險;
    COBIT實施工具集包含了管理意識、IT控制診斷書、實施指南、FAQCOBIT案例和COBIT幻燈片。工具集用於輔助COBIT的實施,並能吸取成功組織的應用經驗。
    COBIT管理指南描述了每個IT流程的控制目標在企業中的具體運用的標準,包括關鍵成功要素(CSF)、成熟度模型(MM)、關鍵目標指標(KGI) 和關鍵績效指標(KPI)四個方面有機的作用:CSF——對於每個IT流程,COBIT給出了一些關鍵成功因素,這些因素保證IT流程始終在控制之中;MM——每個IT流程的成熟度模型把流程在組織中的運行狀況劃分為不同等級,即:0-沒有級別、1-初始級、2-可重複級、3-已定義級、4-已管理級、5-優化級,組織通過MM可以評估IT流程的運行程度,找出IT流程控制的差距,並採取措施有效改進;KGIKPI——給出每個流程運行的目標指標和績效指標,通過這些指標,企業能夠衡量IT流程控制的績效。

    因此,COBIT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可操作的IT治理的方法論,並且是一個在業界公開的並為眾多政府和企業所接受的IT治理方法論的標準。在證券公司進行IT治理的過程中,引入和應用COBIT,必將帶動整個證券行業IT治理水準的整體提升。

    4、建立IT建設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證券公司IT建設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問題。由於證券行業的特別性,只有在閉市期間才能進行系統升級、改造、測試,因此,多年來證券IT 人員常常利用週末和平時下班後時間進行升級、測試、系統安全加固等工作。加之安全責任的壓力過大,迫使一些優秀的IT人才離開了鍾愛的證券IT事業。沒有穩定的人才隊伍,對證券公司的IT建設和系統運營十分不利,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而解決人的問題,短時間也許可以靠個人的責任心、敬業精神和企業文化吸引,但最終還要靠科學的機制實現。應該針對證券IT的特點,給予IT人員以相對于IT人才市場和公司其他部門更高的獎勵待遇。當然,作為完整的制度系統,也必須制訂對IT人員的約束機制或事故懲罰制度。另外,針對非IT部門的人員(如管理層、業務部門的人員)在IT治理體系中承擔的責任也要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5、建立IT審計、評估機制

    評估證券公司的IT系統如核心交易系統是否具備了業務功能的完整性及運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核心業務資料如客戶資料等資訊是否保護嚴密等都要求證券公司必須加強IT審計,並把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擴展到IT系統的各個方面,包括公司內部網路環境、機房、網際網路、業務系統、管理系統等在內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影響公司財務報表或企業競爭力的重要資料資源和處理系統。與此同時,還必須對與其互通業務資料的合作夥伴如交易所、登記結算公司、相關銀行、外包廠商等的內部控制系統有信心。因此,建立IT審計和評估機制很有必要。

    IT審計可以根據情況採用內部審計或外部審計的方式進行。證券公司的IT審計主要由以下部分組成:
   1IT系統的管理、規劃與組織:評價資訊系統的管理、計畫與組織方面的策略、政策、標準、程式和相關實務;
   2IT基礎設施與操作實務:評價證券公司在技術與操作基礎設施的管理和實施方面的有效性及效率,以確保其充分支援公司的業務目標;
   3)應用系統開發、獲得、實施與維護:對公司應用系統的開發、獲得、實施與維護方面所採用的方法和流程進行評價,以確保其滿足公司的業務目標;
   4)災害恢復與業務持續計畫:評價計畫的建立和維護流程能夠在發生災害時,達到持續進行業務的目標;
   5)資產的保護:對環境與IT基礎設施的安全性進行評價,確保其能支援公司保護資訊資產的需要 防止資訊資產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被使用、披露、修改、損壞或丟失;
   6)業務流程評價與風險管理:評估業務系統與處理流程,確保根據公司的業務目標對相應風險實施管理。

四、總結

    證券公司的IT治理是一項涉及面廣、規範性強、實施難度大、有一定風險的系統工程。觀念的改變最前提,組織保障是關鍵。另外,建立IT治理機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IT治理是機制的集合,更是治理主體間互動的過程。聯合國全球治理委員會指出:“治理不是一整套規則,也不是一種活動,而是一個過程”。證券公司 IT治理是公司與所有利益相關者的互動過程,也是技術與業務的互動過程。公司的業務戰略轉變與技術發展以及IT治理理論的發展都要求不斷改進、完善IT治理的目標、策略、方法、手段。另外,環境的動態性也決定了IT治理的動態性。

    隨著證券公司對IT治理的不斷加強和完善,相信未來證券公司的IT系統將更加健壯、安全、可靠,系統的功能將更加完善,IT的價值會得到更好地挖掘,IT對業務和管理的支持將更加有效。IT將成為證券公司實現總體戰略目標的發動機和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