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金融業進軍大陸 導ITIL利助攻!?

【文/吳玉雯】
儘管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尚未正式簽署,但台灣的金融業者對於登陸拓展業務早已磨刀霍霍、積極佈局,金融業者、金融IT人員也是資服業者紛紛導入ITIL、ISO20000等國際標準,企圖透過服務與流程的標準化提升資訊治理的成效以掌握兩岸三地的市場,但要與市場先趨的大陸銀行匹敵,不是光靠國際認證就可以彌補彼此實力的差距,掌握利基的核心業務,才有可能在大陸取得生存空間。

儘管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尚未正式簽署,但台灣的金融業者對於登陸拓展業務早已磨刀霍霍、積極佈局,如何透過資訊治理掌握兩岸三地的市場,不僅是金融業者、金融IT人員也是資服業者關心的議題。群益證券副總經理賈中道表示,群益證券從去年起導入ITIL、ISO20000等國際標準,為的就是要爭取兩岸開放後的機會,從細微處進行控制與管理,以確保金融業務從數萬人延伸到數百萬人的過程中,系統能持穩,服務也能標準化。

儘管政府有意透過推動ITIL與ISO20000認證來提升IT服務產業水準以期能與國際接軌,擴大台灣企業的海外市場版圖,但是英國標準協會(BSi)客戶經理謝君豪不諱言,由於台灣法規未予強制要求,假如廠商未曾在IT流程上受過「震撼教育」的話,很難誘發業者導入ITIL的意願,尤其ITIL的成效不易量化,CIO要說服CEO、CFO掏出錢來,支持導入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工具採購、人員訓練及組織再造的標準或認證,實在是難上加難。

不過這個態勢,隨著兩岸市場熱度增溫,似乎有了新的轉圜契機。因為登陸最基本的事前準備,就是得先過金融業資訊治理相關法規的門檻,勤業眾信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萬幼筠分析,目前兩岸三地的金融業資訊治理相關法規有所分歧,大陸又相較於台灣來得嚴格許多,除了是因為客戶量大、分行眾多外,大陸銀行IT主管的年齡多介於30-40歲,不像台灣主管都經過千錘百鍊,在問題的掌握與處理經驗,自然需要嚴格的規範來避免風險與意外所造成的大規模損失,透過ISO20000、ISO27001等國際標準的導入,能夠縮短市場進入整合的陣痛期。

不過ITIL與ISO20000絕對不是攻陸的靈丹妙藥,大陸最大的人民銀行有6.7萬個分行,而台灣分點最多的郵局總共也只有1300個分行,就算導入ITIL與ISO20000能提升效率、減少錯誤,但要與市場先趨的大陸銀行匹敵,不是光靠國際認證就可以彌補彼此實力的差距,宏碁eDC副總經理張善政提到,目前台灣資服業者的長才在加值服務的提供,掌握利基的核心業務,才有可能在大陸取得生存空間。

賈中道直言,從IT的角度來看,証券業到大陸發展面對的最大挑戰不是某家券商的資訊部門,而是大陸的少數證券軟體業者,九成以上的券商都對他們提供的服務與交易平台買單,乍看之下,兩岸前幾大券商資訊部門人員在人數上勢均力敵,但是大陸資訊業務多以委外為主,台灣業者若希望進軍大陸之役告捷,勢必需要通盤規劃營運的策略不可,無論使用的系統是委外還是自行開發、導ITIL還是取認證,金融業要進軍大陸,國際標準充其量只能算是進入市場的墊腳石,未來的發展還是要各憑本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