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資料中心管理自動化是ITIL成功的第一步

LDAP發起人之一、Opsware的技術長Timothy A. Howes認為,未來資料中心的自動化管理,將是企業一切應用的重要基礎。 
Opsware的技術長Timothy A. Howes過去是網景公司的技術長,並且是LDAP第三版協議的共同開發者之一,人稱Mr. LDAP。他日前接受iThome電腦報周刊專訪時,談到資料中心自動化管理的重要性。他指出,類似ITIL機制的建立,如果沒有自動化管理的工具協助,企業將很難成功。並且隨著企業的設備越多,自動化管理的機制就越重要。 

問:很多企業導入ITIL最終都失敗,你認為ITIL的第一步應該怎麼開始? 
答:我認為資料中心的自動化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說企業ITIL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沒有辦法讓使用者遵循企業制定出來的規範。企業寫下一本厚厚的規範,把它交給使用者,但是很難要求使用者去完全遵循這個規範。而資料中心自動化管理的工具,卻能夠達到確實管理使用者遵循這些規範的功能。所以我認為企業要做ITIL的第一步,除了先了解自己到底有什麼樣的應用需要管理、有多少實體和虛擬設備需要管理之外,很重要的還必須使用資料中心自動化管理的工具,才能讓人的因素降到最低。 

問:為什麼你認為資料中心的自動化管理對於企業越來越重要? 
答:隨著企業實體與虛擬的設備越來越多,我們相信,企業如果沒有辦法了解自己的應用與基礎架構間完整的串連與關係模式,就沒辦法管理好資料中心。只有了解應用在資料中心用到哪些設備?並且釐清裡面的關係,你才有辦法看到整個企業IT架構的全貌。而能做到這些的只能仰賴自動化管理的工具。唯有這樣,才能提供高效率的環境,企業也才能管理好自己的資料中心。你可以看看現在設備較多的企業,他們一年都花費很多成本在資料中心的管理上,在90年代,企業花費在管理資料中心上的成本,可能只有現在的一半不到,但是現在不同了,企業花費在資料中心設備的管理上,已經大幅攀升,這代表自動化管理的軟體,將能夠減低企業在資料中心管理上的成本。 

此外,資料中心內資源運用的可見度,現在多數企業資料中心的可見度都很低,管網路的IT人員可能只知道網路設備的狀況、管伺服器的IT人員可能只知道伺服器的狀況,可是問題是沒有人能夠看到全面的運作狀況,當企業的應用發生問題時,每個人都只在自己知道的地方試圖解決問題,但是這通常都是行不通的,而自動化管理的工具,能提供的就是可見度更高的能力,協助企業快速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再來就是法規遵循的問題,隨著企業的IT架構必須遵循越來越多的法規,自動化管理的工具能夠協助IT人員確定現有的狀況已經遵循了某種法規,或是能夠快速的變更現有的流程,使之遵循法規的規定。 

問:導入一些自動化管理的工具是否意味著企業必須大幅變更架構? 
答: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自動化管理資料中心的意義是讓企業不會因為IT部門內不同的團隊負責不同的工作,而使得企業沒辦法看到資料中心內應用程式與硬體設備關係的全貌。所以導入自動化管理機制最重要的事情是,就是讓資料中心內跑的應用可見度更高,這樣才能找出為什麼某些應用程式的效能就是特別低。但是多數企業不喜歡改變他們現有的工作流程與模式,所以導入自動化管理資料中心的工具,也應該是逐步來的,可以視需求,先從伺服器的管理做起,然後當未來網路設備越來越多的時候,再從網路設備的自動化管理做起。如此一來,企業現在可能不想改變,但是導入部分的自動化管理,卻替企業自己未來的改變鋪了路,衝擊也能較小。 

我認為未來自動化管理應該視為企業資料中心的基礎,在這基礎上再添加各種應用可能。以我們現在在亞洲的一些企業客戶為例,他們大概擁有超過200臺實體或虛擬的伺服器,或是200個網路設備,就開始出現一些管理上的問題,進而需要自動化管理的工具,但是導入的用途也不見得是很全面的,有的只是要解決法規遵循的問題,有的只是解決資訊安全的更新管理問題,這都代表企業不見得要一次就導入完整的、全面的自動化,而是可以逐步進行,並且也能看到效益。 

問:那麼自動化管理的技術,目前還有什麼不足之處嗎? 
答:我認為第一是要如何和應用程式更緊密的結合,資料中心的硬體資源該怎麼即時的視應用程式的需求,調配不同的環境,提供應用程式最佳的效能,尤其在虛擬化的應用越來越廣的時候,這樣的能力就越顯重要。再來就是如何和企業的流程變動更緊密的結合,當企業的流程需要變化的時候,資料中心如何利用自動化管理的工具快速變更現有的架構,改變資源的分配以供流程的改變,減少企業在管理維護上的成本。最後,自動化管理應該要擁有更智能化的判斷能力,判斷各種正常與異常的狀況。這是我認為比較不足的地方,未來還需要持續發展的。 

問:在虛擬化逐漸受企業所接受的現在,你是否認為虛擬化要有一定規模的導入,才能看出其效果? 
答:的確,越大規模的虛擬化應用,替企業帶來的效益就越多,但是這是否代表企業導入虛擬化一定需要大規模的應用?我不認為如此。因為當你使用越多的虛擬機器,代表著管理就越困難。所以,當企業導入虛擬化帶來成本效益,但是在管理的部分又必須花費更多成本才能達到原本應有的效益,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本末倒置。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之前說的,企業應該在自動化管理的機制之上,再來建置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否則很可能會失去原本應該能夠帶來的效益。文劉哲銘

沒有留言: